- ·上一篇文章:吉林80后工作队入驻山村:扶贫一线涌现“青春力量”
- ·下一篇文章:教育部:未授权某高校研究机构开展有关学者排行榜研究
萍乡12人救援队的72小时:转战三地,疏散百名被困者
一支12人的救援队,在三天之内转战三地,成功疏散百余名被困者。
从11日凌晨到14日,江西萍乡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的12名队员,先后在鄱阳、余干、永修三县开展搜救,目前均已返回休整。
据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14日通报,截至13日21时,7月6日开始的洪涝灾害,已造成江西607.7万人受灾,紧急转移安置58.9万人,江西全省累计投入抗洪抢险人力109.9万人。
尽可能在冲锋舟上工作 (window.slotbydup = window.slotbydup || []).push({ id: "u5891748", container: "_i630znox87b", async: true });[img]//cpro.baidustatic.com/cpro/ui/cm.js" async="async" defer="defer" >
“目之所及,一片汪洋。”
这是萍乡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员黄东辉抵达现场后的第一印象。
萍乡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此次派出12名队员,副队长李迅介绍,11日上午9时至下午4时,救援队主要负责油墩街镇桥头街区域的人员搜救工作。
在选取队员时,主要以水上经验及体能作为筛选标准。尽管如此,在此之前,很多队员仅经历过萍乡内涝的考验,对于洪灾现场经验不足。
黄东辉描述,到达受灾点后,对于下水区域充满未知性,因为洪水已经将地表物体全部淹没,下水时候不知道水里是什么情况,尤其是电线杆和电线处于何处,更是无从知晓。
萍乡市12人救援小队携带的两艘冲锋舟,分别为15马力与30马力,其中15马力的冲锋舟应对溃堤时产生的强大水流难以抵抗,因此,现场指挥人员要求队员不得轻易下水,尽可能在冲锋舟上进行工作。
冲锋舟也并不是绝对安全。
因水流迅猛,导致水面上水草、木板、塑料瓶和垃圾较多,在冲锋舟上的队员需要时刻注意,用桨板把水面漂浮物扫开,防止漂浮物缠到冲锋舟的螺旋桨上,造成冲锋舟马达受损搁置。
因第一次参与大规模的洪水救援任务,且受灾现场水情复杂,各个救援队都会相互抱团共同进行搜救,“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第一次出如此大规模现场的队员的安全”。
救援队员充当“脚凳”
对于救援者来说,“劝离”也是一项挑战。
救援队副队长李迅介绍,12日晚11时,处于备勤状态的救援小队接到通知,前往永修县进行救援,13日上午10时许抵达,搜救任务区域位于永修县三角乡。
救援队员在深入三角乡过程中,发现部分房屋因为长期浸泡在水中,已经发生不同程度的倾斜。
即便如此,仍有部分居民选择留守。对于执意留守家中的居民,救援队员一直尝试劝说,发现对方仍不愿离去,便会将部分物资留在民房中,保障留守居民基本生活情况。
黄东辉描述,救援队曾接到一个四十余岁男人的求助,有一位老人被困在位于洪水中央的房屋中。救援队抽调三人,分别是安全员、观察手和操艇手前往救援,黄东辉与龙尔军正在其中。
三人到达被困者所在区域看到,楼房一楼已经被淹没,黄东辉观察后发现,可通过临近楼房进入被困者所在房间进行救援。
然而,被困者所在房间窗户极小,高度不足一米,宽度近五十厘米,且二楼屋内并无桌子等家具,窗户底部距离地面有近一米五的高度,老人无法独立翻越窗户。
寻找工具未果后,黄东辉选择充当“脚凳”,让老人踩在自己身上,将上半身送出窗外,其他队友进行接力转移,最终顺利脱困。
新京报此前报道,7月12日19时40分,九江市永修县三角联圩新建区大塘坪乡防汛责任段溃堤,截至7月13日,决口长度已经扩散到200余米。新京报记者从永修县政府获悉,截至13日,当地紧急转移群众23411人。
三天转战三地
7月10日晚9点,萍乡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援队开始集结,因救援车辆和救援设备有限,此次救援小队共选拔出12人,分别乘坐2辆救援车辆,携带2艘动力冲锋舟、25件救生马甲于11日凌晨3时出发前往鄱阳县油墩街镇。
经鄱阳镇疏散被困群众后,小队先后前往永修县三角乡进行被困者疏散任务。
11日结束鄱阳县油墩街镇救援,救援小队即刻前往余干市进行群众转移工作。
据不完全统计,救援小队在三天的搜救疏散工作中,累计疏散百余名受困者。
7月14日,萍乡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队长周瑞辉表示,14日凌晨2时许,12名参与驰援鄱阳县、余干市、永修县的小分队队员均已平安返回萍乡市进行休整,目前正在等待下一步指令。
萍乡市红十字会副会长陈琴介绍,萍乡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于2017年10月正式成立,前身系萍乡市红十字水上救援队。目前正式队员40名,预备队员及志愿者100余人。
新京报记者 马明仁 实习生 王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