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财经   
当前位置:江苏财经江苏新闻地方新闻
日期:2020-12-28 03:18:57  来源:本站整理

田间追踪高质量:农业节水,增产增效不增水

  农业节水,增产增效不增水(田间追踪高质量·节约型农业)

 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。一方面粮食连年丰收,另一方面水资源约束趋紧,如何加快推进高效节水农业?

  近日,记者在河北、陕西、甘肃调查发现,各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、优化种植结构、创新水资源管理制度,走出了一条水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。

  浇地变成“浇作物”,节水灌溉技术落地生根

  田畴里铺了一层绿,河北衡水市武邑县朱庄村种粮大户朱同中浇完越冬水,舒了口气,“1300多亩小麦,两天多就搞定了。”

  田间地头,一栋栋机井房点缀其间。“浇地刷卡,机井自动放水,咱再也不用白天黑夜守水了。”朱同中说,过去浇地人人上阵,如今十来人就把上千亩地包了。

  朱同中采用的是大田滴灌设备,“滴灌管埋在地下,水直接流到麦苗根部,从浇地变成‘浇作物’,每亩地一季用水量从80立方米减少到60立方米左右。”

  节水账连着增收账。“现在浇地省水省工,发展规模化经营,心里有底。”朱同中和中化现代农业河北有限公司签订了托管合同,“田保姆”提供节水品种、绿色化肥、机械化收储等一条龙服务,再加上省出的水费,每亩地成本减少300多元,而小麦单产从八九百斤增加到1200斤左右。

  武邑县是粮食大县,地处华北地下水漏斗区。为了破解粮与水的矛盾,县里鼓励农民采用滴灌、喷灌等农业节水技术。全县农业用水量从2013年的11700万立方米降至2019年的9447万立方米。

  “农业是我国用水大户,2019年我国农业用水量为3682.3亿立方米,占用水总量的61.2%,有的地区甚至超过90%。”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介绍,当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总体不高,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0%。大力发展节水农业,大有潜力。

  政策引导,一大批节水技术得到广泛运用。石羊河流域夹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。过去因为无序取用水,石羊河长期断流,地下水严重超采,水退沙进,两大沙漠几乎合拢。

  节水让石羊河流域重现生机。在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下双镇南水村,温室大棚科技范儿十足。“打开水肥一体机,营养套餐直接‘喂’到根须处,西红柿苗长得旺,用水比过去少了一半左右,一座棚毛收入有3万多元。”村民相录说,购置滴灌设备有补贴,技术指导也跟得上,大水漫灌不行了,必须要走节水的路子。

  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局局长康德奎介绍,政府与科研院所围绕节水关键技术协同攻关,组织专家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;全流域完成大田滴灌、温室滴灌等田间节水改造工程296.98万亩,2019年石羊河流域用水总量比2006年减少了6.3亿立方米。

  从大水漫灌到高效节水,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走向集约。水利部发布小麦农业灌溉用水定额,推广一批成熟农业节水技术和产品,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中央每年安排2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,重点支持华北平原、西北旱区等地区大力发展喷灌、滴灌等农业节水技术。2019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.559,提前完成“十三五”规划目标。

  以水定产,高耗水的减下来,节水作物多起来

  用水之变,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,也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。

  缺水地区如何发展现代农业?一道考题摆在地处渭北旱原的陕西礼泉县面前。全县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76立方米左右,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。

  老果园30多年了,苹果品质退化,产量直往下掉,发展啥新产业?“啥不费水咱种啥。”4年前,史德镇史南村相中了温室蔬菜。村党支部书记贺成龙介绍,“水利部门免费配置了温室滴灌设备,一茬蔬菜每亩需水量仅为十几立方米,但收入近万元。”

  如今,史南村1200多亩的蔬菜产业园已经建成,村民可通过土地流转、务工、承包大棚等方式参与其中。“以前靠天吃饭,辛辛苦苦挣不下钱。如今种大棚菜,一年收入能有7万元。”村民薛备战承包了两个大棚,棚内一垄垄西红柿、黄瓜长势喜人。

  骏马镇付官寨村种了260亩耐旱品种葡萄——阳光玫瑰。“葡萄今年收成不错,直接销往广州等地,平均每斤价格16元上下,一级果能卖到40元。”陕西越唐现代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崔婉莹介绍。

  “村子缺水,我们千方百计省水。”崔婉莹说,“葡萄需水量相对小,基地又配备了水肥一体机,一亩地每次用水量从70立方米降到13立方米。水肥搭配合理,营养更易吸收,长出的葡萄个头均匀,色泽光亮。”

  “我们把节水作为调结构的指挥棒”。礼泉县水利局局长宁斌介绍,葡萄、樱桃、石榴等节水品种相继落地,目前全县节水灌溉面积达11万亩。

  发展农业要以水定产,量水而行。“优化农业种植结构,减压高耗水作物,扩大耐旱作物面积,才能不断挖掘农业节水潜力。”水利部全国节水办公室主任许文海介绍。

  各地坚持因地制宜,特色作物、旱作农业、设施农业等新产业不断涌现。凉州区清水镇河西村的温室大棚里,花开正盛。名扬合作社负责人刘涛介绍,花卉不“贪”水,20多天浇一次,一次只用6立方米,而一亩鲜切花收入能有2万多元。

  该退的退,该转的转,一道道田野里的“加减法”,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。从2016年到现在,全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面积由616万亩扩大到3112万亩,试点省份由9个增加到17个。冬小麦节水新品种与配套技术集成应用5年累计推广1.1亿多亩。全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近1.5亿亩。

  机制节水,协会管水,水价改革撬动节水革命

  冬灌时节,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纸屯村的麦地里,不见忙碌的身影,喝饱水的麦苗正为来年返青、拔节蓄势。

  “过去一到用水高峰期,大家免不了争水、抢水。”纸屯村农民用水户协会会长李文朝感慨:长长的水管铺在田里,不停地从井里抽水;泵站、沟渠年久失修,水跑一路漏一路。

  地处华北地下水漏斗区,元氏县非常缺水,全县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/7。有收无收在于水,村民纷纷打井,全村打了70眼井。农田水利设施无人管护、地下水过量开采、灌溉浪费严重。

  为破解难题,元氏县成立县乡村三级农民用水户协会。“你浇地我负责,少用有补贴,多用要罚钱。”李文朝介绍,灌溉设施产权归村集体所有,协会统一管理、维修、收费。

  用水户协会统一规划,把全村70眼井压缩到12眼,同时建了1800多个出水口,铺设了3万多米地下输水管道。“出水口建在地头,村民凭着智能卡浇地,用水量实时显示。浇地有序了,用水也少了。”李文朝介绍。

  目前,元氏县155个村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,形成近800人的基层管理队伍。通过科学管理,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17.76万亩,地下水位年均回升超2米,年均节水超1000万立方米。

  农业水价改革深入推进。元氏县核定一亩地用水量172立方米,用水超标的,每立方米水价加1毛;节水的,每立方米奖励3毛5。“村民节水有劲头,浇地不再大水漫灌,而是用塑料软管一垄垄地浇,平均用水量减少了一半。”李文朝说。

  水价“杠杆”撬动节水革命。江苏东台市1452座灌溉站全部实行计量,颁发农业取水许可证243份,年水稻田灌溉节水达1747.8万立方米。陈明忠说,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从局部试点示范到面上整体推进,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逐步建立,全国改革实施面积累计超2.9亿亩。

  “农业节水要久久为功。接下来,我们将继续完善不同农作物的灌溉用水定额,集中攻关和推广节水技术,发挥市场作用,加强行业监管,形成‘谁节水、谁受益,谁浪费、谁受罚’的机制。”许文海说。

  版式设计:张芳曼

  本报记者 王 浩


免责声明: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,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.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,请联系编辑删除.

Tags:

作者:Admin
友情连接
Copyright © 2012-2024 js.caijx.com 江苏财经. All Rights Reserved .  
邮箱:1837655332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