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上一篇文章:李克强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(总理)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的讲话
- ·下一篇文章:新疆走红女副县长:希望昭苏县成全国“网红”
一家人的坚持:献血22年、660次!
新华社郑州11月30日电 题:一家人的坚持:献血22年、660次!
新华社记者刘高阳
挽起袖子,伸出胳膊,看着血液缓缓地流入采血管,进入血液分离机,杨予军放松地躺下来,等待捐献的血小板从他身体里分离出去。
22年来,杨予军已经数百次经历这样的场景,和他一起的,还有他的妻子和儿子。截至目前,按照捐献全血和机采血小板献血时间间隔要求,杨予军全家共献血660次,捐献全血11400毫升,捐献血小板1215个治疗量,相当于几十个成年人全身的血量。
生活在河南郑州的这一家人,用行动有力地响应了无偿献血的号召,用坚持让一件小事变得光辉。
对于杨予军来说,开始献血,就是因为无偿献血制度的出台。1998年10月1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》实施,我国开始实行无偿献血制度。当时36岁的杨予军知道这个消息后,就决定开始去献血。
杨予军说:“无偿献血制度意味着血液只能靠人来捐献,你不献血,我不献血,万一到了要用血的时候,血从哪里来?”自那以后的近10年里,每隔半年,杨予军都要献一次全血,每次都是400ml。
2007年,杨予军了解到成分血比全血更紧缺后,决定开始改献血小板。最初每28天一次,随着相关规定的修改,两周一次雷打不动的献血小板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。
22年来的坚持,少不了家人的陪伴。杨予军的妻子杨建霞一直陪着他献血,儿子杨辰10岁时就随着父母来到无偿献血的现场。2006年,满18岁的杨辰也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队伍,现在,他也坚持献血14年了。
厚厚的、许多已经泛黄的献血证,以及无偿献血奉献奖证书记录着这个家庭的回忆。自1998年至今,杨予军共献血283次,杨建霞共献血239次,儿子杨辰共献血138次。“献血是个简单的事,22年来我们一直重复着这种简单。”杨予军说。
献血献的多了,熟悉了关于无偿献血制度的规定,2011年河南省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成立的时候,下岗后的杨予军开始投入志愿服务工作。在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的接待大厅,记者看到,一有人进来,杨予军很快就会热情地迎上去耐心细致地解答各种疑问。9年时间,杨予军累计服务1万多个小时。
“我们服务队的人都很佩服他能坚持无偿献血这么多年,也一直在向他学习。”志愿者王艳霞说,“做一件事不难,难的是做一辈子。”
杨予军说:“坚持就是有意义的事。”